加热炉用蜂窝陶瓷蓄热体
- 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燃烧技术,它把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及降低NOX排放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,从而实现了极限节能和极限降低NOX 排放量的双重目的。
产品详细
蜂窝陶瓷蓄热体(冶金机械等行业蓄热式工业炉用)
(如图所示)
1、产品概述
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方法(简称HTAC)是一项节能和环保双重功效的新型燃烧技术,蜂窝陶瓷蓄热体,又称为陶瓷蓄热体、陶瓷蜂窝体,是蓄热式燃烧器的关键部件,广泛用于钢铁,机械,建材,石化,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各种推钢式加热炉,步进式加热炉,热处理炉,钢包/中间包烘烤器,锻造炉,溶化炉,均热炉,辐射管燃烧器,罩式炉,高炉热风炉,油气锅炉;建材行业的各种陶瓷窑炉、各种玻璃窑炉;石化行业的各种管式加热炉、裂解炉以及其它工业炉窑。,该技术是通过换向装置使两个蓄热式交替吸热放热,最大限制地回收烟气的热量,再把炉内的助燃空气和煤气加热到1000℃以上,即使低热值的劣质燃烧也能实现稳定着火和高效燃烧,可节省燃料达40-70℃。产量提高15℃以上,钢胚氧化损烧度下降40%以上,NO2排放小于100pm,排放烟气温度低于150℃,大大降低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。如果全国大多数工业炉窑都采用HTAC技术,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,将极大地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,并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。
蜂窝陶瓷蓄热体截面孔有方孔、圆孔、六方孔等各种孔型及平面、斜面、单槽、双槽各种墙面形状,且孔道是相互平行的直通道结构。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气孔流经的阻力,大幅度提高了蓄热体的单孔体积换热效率。
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六角孔董青石质,莫来石质,刚玉质和锆刚玉质蜂窝陶瓷蓄热体,是在蓄热球和四角孔蜂窝陶瓷体的基础上,模仿生态蜜蜂窝的自然科学结构设计而成的,具有耐火度高、荷重软化温度高、抗渣性、热震稳定性、抗冲刷性、不但提高了蓄热量和换热速度,且降低堵塞、熔化、结渣、开裂、粉化、剥落等现象,使用寿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。自从投放市场以来,效果良好,深受钢铁冶炼行业的青睐。
2、规格尺寸
3、物理性能
4、化学成分
(如图所示)
1、产品概述
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方法(简称HTAC)是一项节能和环保双重功效的新型燃烧技术,蜂窝陶瓷蓄热体,又称为陶瓷蓄热体、陶瓷蜂窝体,是蓄热式燃烧器的关键部件,广泛用于钢铁,机械,建材,石化,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各种推钢式加热炉,步进式加热炉,热处理炉,钢包/中间包烘烤器,锻造炉,溶化炉,均热炉,辐射管燃烧器,罩式炉,高炉热风炉,油气锅炉;建材行业的各种陶瓷窑炉、各种玻璃窑炉;石化行业的各种管式加热炉、裂解炉以及其它工业炉窑。,该技术是通过换向装置使两个蓄热式交替吸热放热,最大限制地回收烟气的热量,再把炉内的助燃空气和煤气加热到1000℃以上,即使低热值的劣质燃烧也能实现稳定着火和高效燃烧,可节省燃料达40-70℃。产量提高15℃以上,钢胚氧化损烧度下降40%以上,NO2排放小于100pm,排放烟气温度低于150℃,大大降低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。如果全国大多数工业炉窑都采用HTAC技术,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,将极大地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,并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。
蜂窝陶瓷蓄热体截面孔有方孔、圆孔、六方孔等各种孔型及平面、斜面、单槽、双槽各种墙面形状,且孔道是相互平行的直通道结构。这种结构大大降低了气孔流经的阻力,大幅度提高了蓄热体的单孔体积换热效率。
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六角孔董青石质,莫来石质,刚玉质和锆刚玉质蜂窝陶瓷蓄热体,是在蓄热球和四角孔蜂窝陶瓷体的基础上,模仿生态蜜蜂窝的自然科学结构设计而成的,具有耐火度高、荷重软化温度高、抗渣性、热震稳定性、抗冲刷性、不但提高了蓄热量和换热速度,且降低堵塞、熔化、结渣、开裂、粉化、剥落等现象,使用寿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。自从投放市场以来,效果良好,深受钢铁冶炼行业的青睐。
2、规格尺寸
长×宽×高 (mm) |
孔数 个 |
孔格宽 mm |
壁厚mm | 边壁厚 mm | 比表面积m2/m3 | 开孔率 % |
端面形状 |
200×100×100 | 20×9 | 圆孔∮8.5 | 2.3 | 2.5 | 280 | 51 | 平 面 、 斜 面 、 单 槽 、 双 槽 |
150×100×100 | 36×24 | 方孔3×3 | 1.0 | 1.2 | 731 | 52 | |
150×100×100 | 35×20 | 六方孔∮4 | 1.0 | 1.2 | 687 | 65 | |
150×100×100 | 10×6 | 六方孔∮12 | 4.0 | 4.0 | 210 | 50 | |
150×150×100 | 35×20 | 六方孔∮3.5 | 0.8 | 1.5 | 686 | 63 | |
150×100×100 | 33×19 | 圆孔∮4 | 1.0 | 1.3 | 568 | 53 | |
150×100×100 | 15×9 | 圆孔∮8.5 | 2.3 | 2.5 | 280 | 51 | |
150×100×100 | 42×28 | 方孔2.6×2.6 | 1.0 | 1.1 | 815 | 53 | |
100×100×100 | 7×6 | 六方孔∮12 | 4.0 | 4.0 | 224 | 52 | |
100×100×100 | 31×31 | 方孔2.65×2.65 | 0.7 | 1.0 | 1065 | 67 | |
100×100×100 | 24×24 | 方孔3×3 | 1.0 | 1.2 | 731 | 52 | |
100×100×100 | 23×20 | 六方孔∮4 | 1.0 | 1.2 | 608 | 64 | |
100×100×100 | 10×9 | 圆孔∮8.5 | 2.3 | 2.5 | 280 | 51 |
3、物理性能
性能 |
刚玉-莫来石 | 莫来石 | 堇青石-莫来石合成 | 堇青石 | 铬刚玉 莫来石 |
锆刚玉 莫来石 |
堆积密度(g/cm3) | ≥0.8 | 0.6~1.1 | 0.6~0.9 | 0.5~0.8 | ≥0.8 | ≥0.8 |
热膨胀系数(×10-6oC-1)(RT-800oC) | ≤6 | ≤5.5 | ≤3 | ≤2.5 | ≤6.5 | ≤6 |
比热容 (J·(Kg·k)-1) | ≥800 | ≥800 | ≥750 | ≥750 | ≥800 | ≥800 |
抗热冲击温度(oC) | ≥300 | ≥300 | ≥400 | ≥500 | ≥300 | ≥350 |
荷重软化温度(oC)(0.1MPa) | ≥1500 | ≥1450 | ≥1350 | ≥1250 | ≥1500 | ≥1500 |
抗压强度(MPa)(C轴方向) | ≥20 | ≥20 | ≥20 | ≥20 | ≥20 | ≥20 |
抗压强度(MPa)(A、B轴方向) | ≥4 | ≥4 | ≥3 | ≥3 | ≥4 | ≥4 |
成分 |
刚玉-莫来石合成 | 莫来石 | 堇青石-莫来石合成 | 堇青石 | 铬刚玉莫来石 | 锆刚玉莫来石 |
SiO2 | 20-30 | 25~35 | 40~50 | 28~38 | 20~25 | 20~25 |
Al2O3 | 65~75 | 55~65 | 40~50 | 45~55 | 65~75 | 65~75 |
MgO | ≤0.5 | ≤1 | 5~9 | 11~14 | ≤0.5 | ≤0.5 |
Fe2O3+TiO2 | 1~4 | 1~4 | 1~3 | 1~3 | 1~3 | 1~3 |
其他 | ≤5 | ≤5 | ≤5 | ≤5 | ≤8 | ≤8 |